对避难硐室门的门框与墙体连接进行质量验收,需从材料检验、施工过程管控、力学性能测试、外观与功能验收等多维度开展,确保连接强度、密封性及安全性符合设计规范。以下是具体验收内容和操作要点:
一、施工前材料与配件验收
1. 门框与连接材料检验
材质证明文件:
查验门框钢材的质量证明书(如 Q235B 钢材的屈服强度、抗拉强度检测报告),厚度需≥8mm(重型门≥12mm),表面无裂纹、锈蚀或变形。
螺栓、焊条等配件需有产品合格证,高强度螺栓需提供 8.8 级及以上的力学性能检测报告,焊条型号需与钢材匹配(如 E43 用于 Q235 钢)。
外观与尺寸检查:
门框焊接部位需打磨平整,无虚焊、夹渣、气孔等缺陷;预埋钢板 / 螺栓位置偏差≤5mm,尺寸符合设计要求(如钢板厚度≥10mm,锚固筋直径≥12mm)。
2. 墙体基础验收
混凝土墙体:
强度等级需达到 C30 及以上(查验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),表面无蜂窝、麻面、露筋等缺陷,平整度偏差≤5mm/m(用靠尺检查)。
砖墙 / 砌体墙:
砌筑砂浆强度≥M10,墙体无通缝、透明缝,预埋混凝土块(C25 及以上)位置准确,间距≤600mm,表面预埋钢板或螺栓无松动。
金属支架巷道:
支架型号、间距符合设计(如 U29 型钢支架),支架无变形、锈蚀,连接板焊接牢固,焊缝高度≥8mm。
二、施工过程隐蔽工程验收
1. 连接方式验收
预埋钢板焊接:
检查预埋钢板与门框焊接是否满焊,焊缝高度≥6mm,焊脚长度≥80mm,焊缝经超声波探伤检测(抽查 20% 焊缝),无 Ⅲ 级及以上缺陷。
螺栓锚固:
膨胀螺栓 / 化学螺栓的钻孔深度、间距需符合设计(如 M20 螺栓钻孔深度≥250mm,间距≤500mm),化学螺栓固化时间不足不得进行门框安装。
灌浆填充:
门框与墙体间隙填充材料需为 C30 细石混凝土或高强度聚合物砂浆,禁止使用普通水泥砂浆。灌浆时需分段振捣,确保无空鼓(可用敲击法检测,空鼓声区域需返工)。
2. 安装精度检查
垂直度与水平度:
门框垂直度偏差≤2mm/m(用吊线锤或经纬仪测量),水平度偏差≤2mm(用水平尺测量),确保门体安装后开关灵活,无卡阻。
连接点间距:
检查螺栓或焊点间距是否符合设计(如防爆门连接点间距≤400mm),下槛等受力集中区域是否加密固定点。
三、力学性能与功能测试
1. 拉拔试验(必做项目)
抽样规则:
按连接点总数的 10% 抽样(且不少于 3 处),如螺栓连接抽取 10% 的螺栓,焊接连接抽取 10% 的焊点进行拉拔测试。
测试标准:
高强度螺栓拉拔力需≥设计值(如 M20 螺栓≥20kN),焊接点抗剪强度需≥钢材屈服强度的 80%(如 Q235 钢焊点抗剪≥184MPa)。
判定规则:
若有 1 处不合格,需加倍抽样;若仍不合格,则判定该批次连接点不合格,需全部返工处理。
2. 冲击模拟测试(针对防爆门)
测试方法:
通过液压加载装置或小型爆破试验模拟爆炸冲击(荷载≥设计值,如 0.3MPa 冲击波),持续时间≥30s。
验收标准:
测试后检查门框与墙体连接处无裂缝、位移(位移量≤2mm),螺栓无松动,焊缝无开裂,门体仍能正常启闭。
3. 密封性与强度联动测试
在进行气密性测试(如充气加压至 300Pa,保压 5min,泄漏量≤5m³/(m・h))时,同步观察门框与墙体连接处是否出现渗漏或变形,确保连接强度与密封性能协同达标。
四、外观与功能验收
1. 外观检查
连接部位:
无裂缝、空鼓,螺栓帽齐全,弹簧垫片压紧,焊缝表面光滑无焊瘤;门框与墙体间隙填充密实,表面用 1:2.5 水泥砂浆找平,无开裂。
防腐处理:
焊接部位需涂刷防锈漆和面漆(如环氧富锌底漆 + 聚氨酯面漆),涂层厚度≥120μm,无漏涂、剥落。
2. 功能测试
门体启闭试验:
手动开关门应灵活,无卡阻、异响,启闭力≤80N;电动门需测试启闭速度、限位装置可靠性,紧急情况下能手动操作。
标识与配件:
门框需标注安装日期、检验人员编号等信息;锁具、合页等配件安装牢固,功能正常(如防爆门锁舌插入深度≥20mm)。
五、验收文件与记录
材料与配件质保资料:
钢材、螺栓、焊条等的质量证明书、检测报告;混凝土 / 砂浆试块强度报告。
施工过程记录:
隐蔽工程验收记录(如预埋钢板焊接、螺栓锚固深度)、灌浆施工记录;
拉拔试验、冲击测试的原始数据及检测报告。
验收结论文件:
由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、建设单位共同签署验收报告,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,整改后需重新验收。
六、常见质量问题与整改要求
问题类型 整改措施
螺栓拉拔力不达标 更换为更高强度螺栓或增加螺栓数量
焊缝探伤不合格 铲除重新焊接,二次探伤直至合格
灌浆层空鼓 凿除空鼓区域,用高压风清理后重新灌浆
门框垂直度超差 松开螺栓调整位置,重新固定并填充缝隙
墙体承载力不足 对墙体进行钢筋网加固或增设混凝土构造柱
通过以上系统验收,可确保避难硐室门门框与墙体连接的可靠性,满足《避难硐室设计规范》(GB 50777)等相关标准要求,保障在紧急情况下门体结构稳定、防护功能有效。验收过程需全程留痕,确保责任可追溯。